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陈式太极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陈式太极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洪式太极和陈式太极区别?
洪式太极和陈式太极是太极拳的两个主要流派,它们在起源、传承、形式和特点上存在一些区别。
1. 起源和传承:洪式太极拳起源于明朝末年的洪熙官,传承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。陈式太极拳则起源于明朝时期的陈王庭,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
2. 形式和动作:洪式太极拳注重力量的发挥和爆发,动作较为迅猛有力,强调快速的变化和攻击性。陈式太极拳则注重柔和、缓慢、圆滑的动作,强调内劲的发挥和运用。
3. 功效和特点:洪式太极拳注重锻炼身体的力量、爆发力和耐力,适合强身健体和实战应用。陈式太极拳则注重内功的修炼,强调身心的平衡和调和,适合养生保健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。
总的来说,洪式太极拳偏向于实战和力量的发挥,注重外在的表现;陈式太极拳偏向于内功修炼和身心的平衡,注重内在的感受。选择适合自己的太极拳流派,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、需求和身体状况来决定。
自古太极拳是一家,是一种武术项目,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,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其中分为陈、杨、武、洪等不同流派,因此,洪式太极拳与陈氏太极拳一样好。洪式太极拳创始人洪均生1930年拜陈氏太极拳第十七代宗师陈发科为师,学习太极拳,精练陈氏太极拳技击奥妙,后征得陈发科同意,创立了陈氏太极拳实用套路,后人称之为洪式太极拳。
以洪均生来看,洪式也是陈氏太极拳,洪均生本人并不认为自己的拳架可以开宗立派,所以只是称***陈氏太极拳,是后人硬改成了洪式太极拳。
至于区别,传说***比目前流传的陈氏太极拳实战性强,故此也称实战太极拳,陈发科的直系传人陈照旭没有传人,陈照奎早逝,所以他们的传人还能继承多少未知,当然***也是有很多改良的,流传到今天,传统的陈氏太极拳还有多少原汁原味的东西也不可知了。
洪式太极拳是从陈式太极拳来的,它是正宗的陈式拳,不是它变了,而是陈式拳变了,但陈式拳不可能改名,只能洪式拳改。
从套路和式子的顺序来讲,基本都还是老样。二路变化大,基本与原来的不同了。一路的变化不大,我指的是式名和顺序。
但从本质来说,洪式拳还是以对立统一为原理,以缠法为拳术核心,以缠丝劲为技术核心,遵循着古老的八法十三势。内外兼修,符合原理。
陈式太极拳名称及顺序?
陈式太极拳第一路83式拳式名称及顺序如下:
第一式:预备式
第二式:金刚捣碓
第三式:懒扎衣
第四式:六封四闭
第五式:单鞭
第六式:第二金刚捣碓
第七式:白鹤亮翅
第八式:斜行拗步
第九式:初收
第十式:前堂拗步
第十一式:第二斜行拗步
第十二式:再收
第十三式:前趟拗步
第十四式:掩手肱捶
第十五式:第三金刚捣碓
第十六式:披身捶
第十七式:背折靠
第十八式:青龙出水
第十九式:双推手
第二十式:三换掌
第二十一式:肘底捶
第二十二式:倒卷肱
第二十三式:退步压肘
第二十四式:中盘
第二十五式:白鹤亮翅
第二十六式:斜行拗步
第二十七式:闪通背
第二十八式:掩手肱捶
第二十九式:六封四闭
第三十式:单鞭
第三十一式:云手
第三十二式:高探马
第三十三式:右擦脚
第三十四式:左擦脚
第三十五式:蹬一根
第三十六式:前趟拗步
第三十七式:击地捶
第三十八式:翻身二起脚
第三十九式:兽头势
第四十式:旋风脚
第四十一式:蹬一根
第四十二式:掩手肱捶
第四十三式:小擒打
第四十四式:抱头推山
第四十五式:三换掌
第四十六式:六封四闭
第四十七式:单鞭
第四十八式:前招
第四十九式:后招
第五十式:野马分鬃
第五十一式:六封四闭
第五十二式:单鞭
第五十三式:双震脚
第五十四式:玉女穿梭
第五十五式:懒扎衣
第五十六式:六封四闭
第五十七式:单鞭
第五十八式:云手
第五十九式:摆脚跌叉
第六十式:左右金鸡独立
第六十一式:倒卷肱
第六十二式:退步压肘
第六十三式:中盘
第六十四式:白鹤亮翅
第六十五式:斜行拗步
第六十六式:闪通背
第六十七式:掩手肱捶
第六十八式:六封四闭
第六十九式:单鞭
第七十式:云手
第七十一式:高探马
第七十二式:十字摆莲
第七十三式:指裆捶
第七十四式:白猿献果
第七十五式:六封四闭
第七十六式:单鞭
第七十七式:雀地龙
第七十八式:上步七星
第七十九式:退步跨虎
第八十式:转身双摆莲
第八十一式:当头炮
第八十二式:金刚捣碓
第八十三式:收势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陈式太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陈式太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